同壹社区:推广者的话术与执行方案。

#同壹合作社#同壹时间2025-08-31

好的,围绕核心句:“同壹社区让您的社区消费和邻里互助,不再是单次消耗,而是变成了可以增值的未来财富。”我们为您量身打造一...

好的,围绕核心句:

“同壹社区让您的社区消费和邻里互助,不再是单次消耗,而是变成了可以增值的未来财富。”

我们为您量身打造一套推广者的话术与执行方案。

一、核心话术(30秒电梯演讲)

1. 引发共鸣(戳痛点):

“您有没有觉得,平时在小区超市买东西、帮邻居忙,钱花了、时间用了也就完了?好像从来没留下点什么。”

2. 提出方案(给解决方案):

“我们同壹社区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。它能把您这些日常的消费和帮忙,全都变成一种叫‘时间积分’的数字资产存起来。”

3. 解释收益(说清好处):

“这个积分每年还会增值,以后能当钱花、能换服务,还能参与分红。相当于您一边过日子,一边就在给自己攒一笔养老的小金库。”

4. 降低门槛(呼吁行动):

“现在首批加入,1000元体验一年,不满意全额退款。您什么都不用损失,但可能就此打开一扇新的大门。扫码了解一下,我教您怎么玩。”

---

二、分场景深度话术

场景一:针对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/主夫

话术: “姐/哥,您最会持家了。您想啊,您每天买菜、买日用品,这钱是不是非花不可?但花完了就没了。在我们同壹,您这笔非花不可的钱,能帮您额外省一笔(会员价),还能再存一笔(返积分)。这积分放着还能自己长大(增值),年底还能拿社区商户的分红。这不就是您最擅长的‘钱生钱’吗?只不过这次是‘花钱生钱’。”

场景二:针对有时间、有技能的退休长辈

话术: “叔叔/阿姨,您看您平时帮邻居看个孩子、取个快递,大家谢谢您,但您也不好意思总麻烦人家吧?同壹社区好就好在,它大大方方地把您的热心肠给记下来、变成积分。您现在用这些积分能换米换油,等以后需要人搭把手的时候,就能用积分请邻居来帮忙。这叫‘年轻时存时间,年老时换服务’,咱们自己的养老啊,得多一份底气。”

场景三:针对想赚外快的年轻/自由职业者

话术: “兄弟,知道你门路多。这平台有个玩法特别适合你:推荐奖励。你每推荐一个朋友加入,立马拿200块现金和800积分。你拉5个人,1000块本金就回来了,剩下的全是纯赚!而且你朋友的消费还能给你贡献价值。这不就是个零成本的轻创业项目吗?你朋友圈那么广,随便发发就赚了。”

---

三、推广执行方案:“三七”行动法则

第一个“七”:用7天时间,聚焦1个动作

目标: 不要贪多,7天内,只完成一个动作:成功推荐1位朋友加入。

行动计划:

1. Day 1-2:自我体验:自己先在合作商户用积分消费一次,或发布一个互助任务。截屏保存好凭证(支付页面、返积分页面)。

2. Day 3-5:列出名单:从微信好友里列出10个最可能加入的人(关系好、观念新、有需求)。

3. Day 6-7:一对一沟通:选择其中3-5人,用上面的分场景话术进行一对一私聊,发送你的体验凭证。

第二个“七”:用好7种素材

在你的私聊和朋友圈中,持续发布以下7类素材:

1. 收益截图:你获得推荐奖励、消费返积分的截图。

2. 成功案例:哪个邻居用积分换了什么服务、省了多少钱的短故事。

3. 商户证言:合作老板夸平台带来新客人的聊天记录或视频。

4. 官方海报:带二维码的正式宣传图,彰显专业性。

5. 趣味视频:15秒短视频,解释“1000元怎么赚回来”。

6. 活动预告:“明天下午X点,我在群里分享怎么玩转积分”。

7. 信任背书:与社区长、平台工作人员的合影,增强可信度。

第三个“七”:回答7个常见疑问

提前准备好这7个问题的答案,应对自如:

1. “是骗局吗?” -> “一年内随时可原路退款,骗局会让你这么轻松退钱吗?”

2. “积分不值钱怎么办?” -> “积分能直接当钱花,在楼下XX店就能用,而且合同约定每年增值。”

3. “太麻烦了。” -> “您平时怎么微信支付,就怎么用它。操作特别简单,我包教包会。”

4. “没人跟我互助。” -> “平台会匹配需求,而且初期我们建个小群,群里的人先互相帮起来。”

5. “商户太少。” -> “我们正在飞速谈合作,您是首批会员,推荐新商户入驻还有奖励。”

6. “为什么要交1000?” -> “这是筛选真正认同伙伴的门槛,确保社区里都是像您一样靠谱的人。”

7. “怎么赚钱?” -> “最简单的,推荐朋友立马赚200现金。这是最快回本的方式。”

---

总结给推广者: 别把这件事当成推销,而是作为一次“价值发现”的分享。你的自信和亲身经历,是最好的话术。从你最亲近的人开始,用一套完整的话术和素材库武装自己,7天破局,你的信任圈和收益就会像雪球一样滚起来。

相关话题

#共创联盟

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
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