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让社区成为有温度的“生命共同体”
序言:我们为什么出发?
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,“邻居”曾是最熟悉的陌生人;在忙碌的生活中,“孤单”成了许多家庭的日常。我们相信,社区不该只是居住的空间,更该是“有事有人帮、暖心有依靠”的家。
同壹社区共创联盟从成立第一天起,就带着一个简单的初心:用“时间银行”存住善意,用“共享儿女”传递温暖,用“共创模式”让每个人都成为社区的主人。这份手册,是我们对“温暖社区”的信仰,是所有同壹人(员工、会员、志工、合作伙伴)的行动约定——因为我们坚信:善意会循环,温暖能生长。
第一章:我们的信仰——为什么而存在?
1. 使命:让每个社区都有“时间银行”,让每个家庭都有“共享温暖”
我们存在的意义,是打破社区的“陌生壁垒”,让“远亲不如近邻”从老话变成日常:
- 让有能力的人,用时间储蓄善意;
- 让有需要的人,用积分兑换帮助;
- 让每个参与者,都能在社区里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。
2. 愿景:成为中国社区互助经济的标杆,让“同壹模式”走进千万家庭
2030年的同壹,应该是这样的:
- 全国200个社区里,老人出门有人扶,孩子放学有人接,邻里见面能微笑问好;
- “时间积分”成为社区的“第二货币”,不仅能换服务,更能换信任与情感;
- 我们的模式被复制到更多城市,甚至走出国门,让“中国式社区温暖”被世界看见。
3. 核心价值观:5个关键词,刻在同壹人的骨子里
(1)善意为本——所有行动,从“利他”出发
- 时间银行的本质是“善意储蓄”:今天你帮邻居1小时,明天别人帮你1小时,我们不做“利益交换”,只做“善意循环”。
- 拒绝“功利性服务”:志工服务不敷衍,会员求助不冷漠,永远把“对方的需求”放在第一位。
- 案例:7栋王阿姨行动不便,志工小李每周帮她买菜,坚持了两年——这不是任务,是“把邻居当家人”的本能。
(2)共创共享——社区是大家的,成果归所有人
- 会员不只是“消费者”,更是“股东”:你的每一分会员费,都在为社区添砖加瓦,最终会以分红、服务升级的形式回到你手里。
- 决策不搞“一言堂”:社区活动选什么主题?服务价格怎么定?共创会员有投票权,你的声音能改变社区。
- 规则:每年“股东年会”必须公开财务明细,分红方案由会员代表共同审议,做到“钱怎么来、怎么分,人人都清楚”。
(3)温暖落地——不喊口号,用细节让人心安
- 服务要“有温度的专业”:陪老人去医院,不仅要带路,更要记得帮她带常备药;帮老人缴水电费,要手把手教她下次自己操作。
- 对“弱势群体”多一份用心:独居老人定期上门探访,困难家庭优先匹配志工,互助基金向最需要的人倾斜。
- 标准:接到求助需求,30分钟内响应;服务结束后,24小时内回访满意度,不满意立刻整改。
(4)透明可信——信任是社区的“基石”,容不得半点马虎
- 财务透明:会员费、商家合作收入、分红明细,每季度在社区公告栏和小程序公示,接受所有人监督。
- 积分可信:区块链存证时间积分,不篡改、不造假,确保“1小时服务=1个积分”的公平性。
- 承诺:绝不赚服务差价,商家合作只收合理管理费,所有利润按规则分红,谁也不能多拿一分“糊涂钱”。
(5)持续生长——社区会变老,但温暖要“长大”
- 不满足于“现状”:今天能帮买菜,明天要学陪诊;今天服务100户,明天要覆盖200户,永远想办法让服务更全、更暖。
- 鼓励“小创新”:会员提出的好点子(比如“社区二手市集”“老年手机课堂”),立刻落地试错,成功了就推广。
- 心态:把每个问题都当“成长机会”,比如有人反映“积分兑换麻烦”,我们就升级系统让操作更简单。
第二章:我们的约定——如何一起走下去?
1. 对员工:做社区的“暖心管家”
- 主动倾听:每周至少走访5户居民,记录他们的需求(哪怕是“想找人聊天”这样的小事)。
- 专业务实:熟悉时间积分规则、服务流程,居民问的问题,不能说“不知道”,要帮着找到答案。
- 共情力:对老人有耐心,对忙碌的年轻人有理解,把居民的难处当成自己的事。
- 禁止:推诿责任、隐瞒问题、利用职权谋私利(比如优先给熟人派单)。
2. 对会员:做社区的“共建家人”
- 诚信互助:时间积分如实记录,不虚报服务时长;求助需求真实合理,不滥用他人善意。
- 积极参与:主动参加社区活动、投票建言,哪怕只是“给活动提个建议”,也是在为社区出力。
- 传递温暖:看到邻居需要帮助,主动搭把手;遇到新会员,热情介绍社区规则,让TA更快融入。
3. 对“共享儿女”志工:做邻居的“贴心家人”
- 责任为先:答应的服务不迟到、不缺席,比如陪老人看病,提前查好路线、带好资料。
- 尊重边界:服务时保护居民隐私(比如不打听家庭收入),不强行提供对方不需要的帮助。
- 持续学习:参加社区组织的培训(如老年护理、应急处理),让服务更专业、更让人放心。
4. 对合作伙伴(商家、企业):做温暖的“同行者”
- 不赚差价:给会员的优惠必须是“真折扣”,不能先涨价再降价,违者终止合作。
- 品质保障:提供的商品/服务(如家政、维修)必须合格合规,出了问题主动负责到底。
- 融入社区:不只是“做生意”,更要参与社区公益(比如赞助老年餐、提供免费场地)。
第三章:我们的温度——服务如何有“人情味”?
1. 服务理念:“三心服务”,让每个细节都暖到心里
- 初心:始终记得“我们为什么做服务”——不是为了完成任务,是为了让邻居过得更好。
- 耐心:对老人多解释一遍操作步骤,对焦虑的求助者多一句安慰,不急不躁。
- 细心:记住独居老人的生日,留意行动不便居民的出行习惯,把“别人没说出口的需求”放在心上。
2. 服务场景准则(举几个例子)
- 陪诊服务:提前一天确认老人病史、用药清单,带好轮椅/拐杖(如果需要),结束后帮老人把药分好装盒,写清楚服用时间。
- 积分兑换:对不会用手机的老人,楼长管家全程代操作;兑换的商品/服务,主动跟进“是否满意”。
- 社区活动:考虑到老人作息,活动时间不早于9点;考虑到上班族,线上线下同步开展(比如线上直播包饺子教学)。
第四章:我们的成长——如何让温暖“越变越强”?
1. 学习文化:每个人都在“升级打怪”
- 每周分享会:员工、志工轮流讲“服务故事”,好经验大家学,踩过的坑一起避。
- 技能加油站:定期组织培训(老年护理、沟通技巧、应急救护),学会了能兑换额外积分或奖励。
- 向居民学习:把居民的“金点子”整理成《社区创新手册》,每季度评选“最佳创意奖”。
2. 协作文化:像家人一样互相搭台
- 跨部门无墙:运营、技术、客服团队随时沟通,比如技术看到“积分兑换难”,主动对接运营优化流程。
- 资源共享:志工有擅长的技能(如理发、修家电),可以在平台挂牌,让更多人受益。
- 庆祝每一步:社区服务满1000小时、新会员突破1000人……这些时刻,我们一起包饺子、发奖状,分享喜悦。
第五章:我们的底线——什么不能碰?
1. 廉洁底线:干净做事,清白做人
- 严禁员工/志工收受居民礼品、红包,哪怕是“感谢的水果”也要婉拒(可以换成“积分感谢”)。
- 商家合作必须公开透明,禁止私下拿回扣,所有合作协议经董事会审核备案。
- 财务数据绝对真实,谁敢造假、挪用资金,立刻清退并追究法律责任。
2. 合规底线:守规矩,才能走得远
- 严格遵守《慈善法》《社区治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,时间银行、公益基金运作符合政策要求。
- 会员信息、服务记录等数据严格保密,绝不泄露给第三方(法律要求除外)。
- 服务过程中确保安全(如志工陪诊买保险、维修服务签安全协议),不出“好心办坏事”的意外。
结语:温暖的事业,需要每个人的坚持
这本手册,不是冰冷的规定,是我们对“温暖社区”的共同承诺。它会随着社区的成长不断更新,但核心的信仰——“善意为本、共创共享”永远不变。
从今天起,让我们带着这份初心:
- 做一个会倾听的员工,
- 做一个愿付出的会员,
- 做一个有温度的志工,
- 做一个有担当的伙伴。
因为我们相信,当每个人都把社区当成家,把邻居当成家人,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温暖,终将汇聚成照亮生活的光。
同壹社区共创联盟 全体成员共勉
(附:文化践行案例集、员工/志工行为评分表、意见反馈通道)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