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壹时间银行企业文化体系

#时间志工#推荐同壹时间6 天前

一、核心定位「同壹时间」作为以“时间积分”为媒介的社区互助平台,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“让互助有温度,让信任可传递”——既要...

一、核心定位

「同壹时间」作为以“时间积分”为媒介的社区互助平台,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“让互助有温度,让信任可传递”——既要承载社会价值(解决社区互助痛点),也要凝聚团队共识(明确为何而做、如何做),更要成为连接会员、商家、社区的精神纽带。

 

二、文化内核: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

1. 使命:用时间储蓄温暖,让每个生命都被善待

- 解读:时间银行的本质是“劳动价值的互助循环”,我们相信“每个人的时间都值得被尊重”——年轻时的付出,能成为年老时的依靠;微小的帮助,能汇聚成社区的温暖。使命直指项目的社会价值:通过搭建互助平台,让“孤立无援”变成“有人可依”,让“陌生疏离”变成“邻里相照”,最终实现“每个生命在需要时都能被善待”。

 

2. 愿景:成为最有温度的社区互助生态共建者

- 短期愿景(3-5年):让“同壹时间”成为社区居民的“互助第一选择”,提起“有困难找互助、有时间做服务”就想到我们;

- 长期愿景(10年+):构建跨区域、全周期的互助生态,让“时间积分”成为超越金钱的“信任货币”,推动社会从“交易型关系”向“互助型关系”进化。

 

3. 核心价值观:四大支柱,支撑文化落地

(1)诚信为本——信任是互助的基石

- 内涵:对会员,如实记录每1小时服务,不虚构积分、不隐瞒规则;对团队,坦诚沟通、对结果负责;对合作伙伴(商家、社区),信守承诺,不夸大合作价值。

- 践行准则:

- 会员积分“零造假”,驿站公示积分明细,接受全员监督;

- 团队内部“有一说一”,不回避问题,失误时主动承担并改进;

- 与商家合作前明确权责,不承诺无法兑现的流量或服务。

 

(2)平等共生——每个付出都等值,每个需求都值得被回应

- 内涵:时间银行的核心是“1小时=1积分”,无关职业、年龄、技能高低,尊重每个人的劳动价值;同时,无论会员是“服务者”还是“需求者”,其诉求都应被平等对待。

- 践行准则:

- 不因“服务类型”(如陪聊vs维修)区别对待积分价值,坚守“时间面前人人平等”;

- 对高龄老人的“小需求”(如取药)和年轻人的“大需求”(如搬家协助)一视同仁,优先匹配资源;

- 团队内部不搞“层级特权”,基层驿站联络员的建议与管理层同等受重视。

 

(3)互助共进——先利他,再共生

- 内涵:平台的价值不是“管理”,而是“赋能”——帮助会员解决需求,帮助商家获得流量,帮助社区提升凝聚力,最终实现“会员受益、平台成长、社会变好”的共赢。

- 践行准则:

- 会员有服务纠纷时,驿站先“解决问题”再“追究责任”(如老人对服务不满意,优先协调二次服务);

- 对合作商家,主动提供会员需求数据(如“近期50%会员需要家政服务”),帮其精准调整优惠;

- 团队内部“传帮带”,老员工带新员工熟悉社区需求,不搞“信息壁垒”。

 

(4)守正创新——既要扎根初心,也要灵活生长

- 内涵:“守正”是坚守“互助公益”的初心,不沦为纯商业工具;“创新”是根据社区需求迭代模式(如优化积分规则、拓展服务场景),让互助更高效、更可持续。

- 践行准则:

- 任何商业模式调整(如优惠兑换规则)都以“是否提升会员体验”为前提,不为盈利牺牲公益属性;

- 鼓励驿站尝试本地化创新(如结合社区特色开展“技能互换市集”“代际互助日”),成功经验全国复制;

- 团队定期复盘,对“低效流程”(如积分登记繁琐)主动优化,对“风险点”(如信任机制漏洞)及时修补。

 

三、行为准则:对内+对外的“文化标尺”

1. 对团队成员:做“温暖的连接者”

- 诚信为先:不隐瞒工作失误,不虚报服务数据,积分记录“笔笔可追溯”;

- 用户至上:接听会员电话时“多问一句需求”,处理纠纷时“站在双方角度想办法”;

- 协作补位:驿站站长与联络员“不分你我”,遇到突发需求(如老人紧急求助),谁在场谁先响应;

- 持续学习:主动了解社区老人、双职工家庭等群体的真实痛点,让服务更“接地气”。

 

2. 对会员:做“可靠的同行者”

- 尊重平等:称呼会员用“张阿姨、李师傅”等亲切称谓,不因年龄、职业区别对待;

- 透明公开:积分规则、服务范围“一次性讲清楚”,不搞“模糊条款”;

- 主动赋能:教老人用小程序查积分,帮年轻人匹配“碎片化服务时间”,让每个人都能“轻松参与”。

 

3. 对合作伙伴(商家/社区):做“真诚的共建者”

- 共赢思维:与商家谈合作时,先讲“能为你带来多少会员流量”,再谈“需要多少优惠支持”;

- 长期绑定:对社区居委会,定期汇报服务数据(如“本月帮100位老人解决了买菜问题”),主动纳入社区治理体系;

- 责任共担:若商家优惠出现争议(如“积分兑换与宣传不符”),先协助解决会员诉求,再与商家协商改进。

四、文化落地:让文化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感知”

1. 空间文化:让驿站成为“文化载体”

- 视觉传递:驿站墙面设置“互助故事墙”(如“王大爷用50积分兑换了家电维修”)、“价值观标语”(如“1小时=1份温暖”);

- 场景设计:设置“时光信箱”,让会员写下“服务感悟”或“需求心愿”,定期分享,增强情感连接。

 

2. 活动文化:用行动传递理念

- “时光之星”评选:每月从会员中选“服务最多”“好评最高”的代表,邀请到驿站分享故事,颁发“时光勋章”(可兑换额外积分);

- 团队“互助日”:每月1天,全体员工下沉社区,体验会员服务(如帮老人打扫卫生),记录“用户痛点日记”;

- 社区“互助节”:每年举办一次,组织会员、商家、社区居民共同参与“技能互换”“公益市集”,强化“互助即生活”的认知。

 

3. 制度文化:用规则保障文化落地

- 招聘:价值观优先:面试时重点考察“是否有耐心、是否认同互助理念”,技能可培养,初心不可少;

- 考核:文化与业绩并重:对驿站站长的考核,不仅看“服务时长”,更看“会员满意度”“纠纷解决率”;

- 培训:文化融入日常:新员工入职第一课是“互助故事分享”(如“社区老人如何通过平台重获陪伴”),每月组织“价值观案例复盘会”(如“这个纠纷处理是否符合‘平等共生’”)。

 

五、文化宣言

“在「同壹时间」,我们相信:

时间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有温度的连接——

1小时的陪伴,能融化独居老人的孤独;

1小时的帮助,能让双职工家庭喘口气;

1小时的付出,能为自己的未来储蓄一份安心。

 

我们守着一份初心:让每个付出都被记住,让每个需求都被回应;

我们带着一份坚持:用信任打底,用平等铺路,用互助让社区更像“家”。

 

因为我们知道,当每个人都愿意“多走一步”,

社区的温暖,就会从“一个人”传到“一群人”,

从“一件事”变成“一辈子”。”

 

「同壹时间」的文化,最终要落到“人”的身上——让团队愿意为之奋斗,让会员愿意参与其中,让社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有温度。

相关话题

#时间银行

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
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