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钱是检验朋友的唯一标准

同壹楼长2024-05-03

借钱是检验朋友的唯一标准,还钱也是。有啥别有病,没啥别没钱,说得好虐心。本来公认的,朋友之间别谈钱,谈钱伤感情,但是最终...
借钱是检验朋友的唯一标准,还钱也是。

有啥别有病,没啥别没钱,说得好虐心。

本来公认的,朋友之间别谈钱,谈钱伤感情,但是最终都会绕到钱上,借钱的话说出去,就在地上砸个坑。这既是一个敏感问题,更是一个核心问题,好多人因为没有把握好火候和分寸,弄的朋友都没得做,甚至反目成仇。

要向朋友做的久,千万莫伸借钱手。

有一点好像成为公式,你所结交的朋友基本与你处境相似,社会就是一张大筛子,把你们撮成一堆。有钱人的身边基本都是有钱人,没钱人的身边多是穷朋友。金字塔有分界,人心有障壁,一旦触及借钱的话题敬请三思。

你有好多铁哥们,在一起猜拳行令喝扎啤,那么,现在请打一个电话借钱试试。

潘长江有一个借钱的小品,实在太现实了,在一起吃个饭叙叙话都可以,但是要是摊上借钱的事情,还是请新老司机谨慎驾驶,毕竟借钱不像上小学时借一块橡皮那么简单。

其实我们在无形之中,都会对朋友进行精准定位,哪些是莫逆之交,哪些是面子情,哪些人值得两肋三刀,哪些人甘愿赴汤蹈火。这个社会讲究利益均沾,最忌讳分配不均,即使是朋友之间,面对唾手利益,还是要兼顾彼此。为什么说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,一定要由一方控股,是因为没有支配就没有地位,貌似失衡的经济链条其实明确了从属关系。

在谈钱之前,我们亲密无间,好多潜藏在实际利益面前的东西被压制了。社交圈子从来没有停止过过滤,就像你忽然发现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圈,是不是你被人家悄无声息地拉黑了。

好多时候,从借钱之后,你们的关系就开始疏远了。除非你是十足的仗义疏财,只要产生借还关系,你们的关系就一定会走向微妙。

对于借钱不还的朋友,如果他有偿还的能力,还拒不偿还,请果断拉黑他,就当借出的钱如泼出的水,光可照人,毕竟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里。

你借出钱,本意一定是帮助朋友一把,解决眼前困境。

你借入钱,无非是出于救急,解决手头紧张的问题。

有借有还,下借不难。没钱有话,没话有钱。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

借钱是一种境界,还钱是一种修养。但是很多时候,社会上有一种怪现象:借钱时是孙子,还钱时装大爷。欠钱不还,不仅是失信于人,还是一种埋汰和丢人。

我不想讨论社会上的老赖,也不想上升到法律高度,只想从人际的放还角度,谈谈这档子事。

人都有被困的时候,朋友能够借钱给你,其实考量的不是偿还能力,最主要的还是人品登级。换句话说,很多的借贷置人情关系至上。

借与还,如果是在心照不宣的状态下完成的,最为默契。一方感到不自然,或附加了偿还条件,其实已经降低了交情成色。那种欠钱不还的人,情感账户其实出于赤字状态。对于有些人,在借钱那一刻存疑,还不如敢于拒绝。

收不回来的账,是一颗凋零破碎的心。

我们总被花钱买教训给自嘲自虐了,对于失信的朋友,你已经麻木,一份借出的钱就像一纸解除文书,彼此从此相忘于江湖。

现在请你思考,假如你遇到了困窘,你愿意跟谁借钱,又能保证借到钱?

这可真是一个慎重的问题!

凭我跨进不惑的人生经验,能够爽快淋漓地借钱给你的人,一定都是交情甚笃的。能够主动借钱给你的人,更是你人生的恩人。其实借钱多少真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心。

钱永远不会说话,会说话的是人。张嘴借钱,其实就是欠偿的初始,而拖欠是你最糟糕的作业。借与还,虽没有必然的督催关系,但是时限总还是要有的,哪怕是一份口头承诺,也等于一份精神契约。

所有的契约都应该被兑现、检验、履行和守时。

我们身边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,一个欠债的主玩起了人家蒸发,电话也不接,面也不给见,推脱了一大堆借口,最后还是悬而未决。双方都像在进行一场拉力赛,身心俱疲,两败俱伤。

生意场上,有时候竹篮打水的有百万千万的欠款,投资方如果已经破产,又资不抵债,那么你所获赔的只是杯水车薪。人与人之间,借钱的金额还是觉得有所区间为宜。好多当时借钱的面子,都在追债的日后成为伤心的往事。

借钱需慎重,还钱需及时。

这里所说的谨慎,其中一个重要的权衡,在于对方把钱投在什么地方,是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。如果你把钱借给吸毒赌博养小三,那么这本身就是无底洞,除非你心甘情愿,助纣为虐。

借钱这等事,其实是一项双向选择题,但是能够找你借钱和能够及时还款,本身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,你觉得值得就借,还不还已经不再考虑之列。如果你觉得有顾虑,还是少借或不借,干脆一句话,不时彼此难堪。

借钱之前,倘若关系不是足够铁,还是请你适度考虑一下。是真的朋友自然无所谓,如果半生不熟的交往,连对方都情况都一无所知,这样的借钱就要打一个问号了。

很少有人在借钱之前有那么充足的思想准备,也很少有人去考虑往后的还款,更多的交往是在一个电话、微信对话框、朋友带话或生活实际的背景下麻利地完成的。

我相信绝对纯粹的朋友之间,不需要多说一句话,更不许要达成具体的协议,心灵契合是水到渠成的借还条件,其他的都是无足轻重。

但是,好多拖泥带水的交往,总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或偷工减料,就譬如借钱和还钱这件事,如果是硬着头皮或万般纠结,真的都没有继续的必要。

一点拙见,感谢借钱给我的朋友,祝你平安!

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

扫码查看1条评论